“橋八,GJ~135°wg”。在中鐵十四局獅子洋通道副經理朱佟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記錄著別人看不懂的“暗語”。用他的話來說,本子上的意思是:他進駐的橋涵八工班,需要解決鋼筋(GJ)135度彎鉤施工困難問題。這本“密碼本”就像他的“工作導航”,每天開工前翻一翻,工地上的需求、工友們的難題,全都清晰明了。
宣貫“黨員進班組”手冊(姚永紅 攝)
原來,不久前,橋涵八工班的工友們遇到了個棘手問題,防震鋼筋135度彎鉤綁扎時與主筋沖突,不僅費時費力,保護層的控制也成了難題,直接影響施工效率和質量。
面對這個難題,班組負責人第一時間聯系了進駐黨員朱佟。朱佟得知情況后,他蹲在鋼筋堆旁,一邊仔細勘察,一邊把問題在他的班組訴求記錄本上記錄了下來,這是本月他收集到的第7條問題。
為了節省時間,他用最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把問題細節、現場照片和工友們的建議,密密麻麻記在本子上。別人看不懂,但這卻是朱佟當前的“頭等大事”。
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朱佟回到項目部,他立刻將問題上報項目部黨支部,項目部黨支部牽頭聯動設計單位、業主總工辦,組建專項攻關小組,創新改進技術方案,經過多次試驗,終于將135度彎鉤優化為90度彎鉤,既保證保護層又解決了鋼筋綁扎困難、緩慢的問題。
改進方案落地后,效果立竿見影,鋼筋綁扎不再“卡殼”,施工效率比之前提高了近35%,保護層厚度也精準達標。看著工地上順暢作業的場景,工友們忍不住為進駐黨員點贊,“難題反映上去沒多久就解決了,咱們干活更有勁兒了!”
這樣的“密碼本”,該公司的進駐黨員人手一本。他們把“談心談話”作為進駐工作的“法寶”,每人一本“班組訴求記錄本”,設立“小訴求”意見建議登記表,全天候收集意見建議。
工人實名制能否優化、混凝土供應如何提升、大蓋梁施工技術小改小革……通過開展“黨員進班組”活動,每個月都能收集10余條類似的意見建議,黨支部建立臺賬協調解決。“密碼本”上的記錄越來越多,解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帶領班組人員學習安全要點(姚永紅 攝)
“我是項目部的安全總監,管安全是我的分內工作,進駐咱們班組后,不僅要提升安全工作質量,班組的質量、施工進度等也要同步提升。”該公司獅子洋通道項目部墩柱及蓋梁支架安拆班組共有勞務人員35人,主要負責蓋梁支架安拆、水中鋼圍堰施工任務,項目部安全總監王中鵬作為進駐黨員,進駐以后第一時間與班組全體人員開了“碰頭會”。一個月以來,開展班前教育4次,與班組面對面懇談走訪2次。
在懇談走訪過程中,作業人員郭虎提出,“大桁架的加強豎桿安裝、拆除取出過程中不便操作,取的時候總卡殼,既耽誤時間,還要小心磕碰。”這話讓王中鵬上了心,他當天就跟著作業人員,在桁架旁反復觀察,拿著尺子一次次測量尺寸,把豎桿安裝的難點、拆除的堵點都記在筆記本上。
回到項目部,王中鵬第一時間上報情況,牽頭制定解決方案,制作了定制滑軌卡具,讓豎桿能順著軌道走,安裝、拆除一步到位。并全程跟進卡具制作、調試,直到新卡具送到班組手上。
“太好用了!以前拆根豎桿得倆人搭手,現在一個人輕松搞定,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郭虎試著用新卡具操作,臉上露出了笑容。這小小的滑軌卡具,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更給工友們的安全加了道“防護鎖”。
“有進駐黨員幫我們解決問題,干活更踏實、更有干勁!”工友們的這句話,成了對王中鵬駐班工作最大的認可。
“記錄一項,解決一項,不能立即解決的,就持續推動落實。”獅子洋通道項目部黨支部書記李孝華說,進駐黨員的“密碼本”,每一頁“暗語”的背后,都是實實在在的解決方案,每一次問題的解決,都是工程建設穩步推進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