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體量較小,如何開展黨建品牌創建工作?黨員力量薄弱,怎樣引領保障施工生產?前不久,當中鐵十四局格爾木自來水管網改造項目提前30天完成目標計劃,北四片區群眾通水在即時,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該項目通過打造黨建聯盟,總結出獨居特色的“三維同心圓”黨建工作品牌,有力地促進了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
聯盟聯動畫好攜手并進“同心圓”
“我們建立‘黨建聯盟’同心圓,業主黨支部牽頭,施工單位黨支部攻堅,社區黨支部協同,將分散的黨員力量擰成‘一股繩’。”日前,該項目黨支部書記董延星介紹了他們的工作思路。該項目需改造的自來水管網點多線雜,貫穿十余條大街小巷,支部4名黨員難以覆蓋,工期緊張,迫切需要骨干力量帶頭沖鋒。為此,該項目聯合業主單位和地方社區黨支部,集中黨員力量投身一線建設,助推工程順利竣工。
聯合巡查隊在一線工作(樊琪琪 攝)
在這里,業主黨支部是“方向盤”,牽頭制定聯合攻堅清單;施工單位黨支部是“發動機”,落實具體攻堅任務;社區黨支部是“潤滑劑”,協調解決施工與民生的矛盾。三方以“圓心”凝聚共識,以“半徑”延伸協作,以“周長”丈量效能,讓黨建聯盟成為工程推進的“紅色引擎”。
黨建聯盟成立后,可調動的黨員力量較原先增加了4倍以上,施工質量、安全、進度均取得了可喜的進展。連月來,格爾木水務集團黨支部牽頭組建“黨建巡查工作組”,每月聯合開展“沉浸式”巡查。他們聚焦深基坑防護、圍擋安裝、揚塵治理等民生關切點,聯合排查出“施工組織不合理、裸土覆蓋不到位”等問題,統籌制定整改清單,24小時內完成圍擋搭設與灑水降塵,實現“問題一線發現、一線解決”。
黨群聯動畫好攻堅克難“同心圓”
“什么時候能修好?”
“今晚上就修好?”
“修不好找誰?”
“找我,我就在這。”
這是今年8月4日凌晨三點,發生在當地威邇思賓館樓下的一段對話。該項目黨支部書記董延星對來此旅游的游客打了包票,由于當時通水后五樓六樓水壓不夠,賓館半夜求助,董延星帶領突擊隊連夜排查,找出問題原因,增設增壓泵,解決了賓館水壓不足的問題,得到了游客和賓館的一致好評。
這是該黨支部開展黨群聯動解決一線問題的一個縮影,他們以“黨支部”為圓心,以“黨員先鋒崗、青年突擊隊、工人先鋒號”為半徑,以“急難險重任務攻堅”為周長,構建“支部領航、黨員帶頭、群團跟進”的責任體系。
據了解,在該項目,黨支部是“指揮部”,定方向、分任務;黨員是“排頭兵”,在施工關鍵環節亮身份、作示范;青年是“生力軍”,在“卡脖子”工序攻關、技術創新中挑重擔;工人是“主力軍”,在進度沖刺、質量管控中強執行。三方以“圓心”凝聚初心,以“半徑”激活群力,以“周長”彰顯擔當,讓黨群合力成為攻堅克難的“硬核支撐”。
董延星介紹,借助黨群聯動,他們實現了“關鍵崗位有黨員領著、關鍵工序有骨干盯著、緊要任務有黨群推著”。在兒童公園北門夜間新建給水主管與老舊主管連接施工期間,由于市政主管道老舊閥門使用時間過長,造成無法完全封閉,漏水量較大,抽排2個多小時水位仍未降低,項目負責人劉江平帶領青年突擊隊現場攻堅,臨時改造灑水車上水泵抽排積水,在規定期限內完成了施工任務。
民心聯動畫好和諧共進“同心圓”
項目施工好不好,誰來評價?
安全要管的好,進度要推得好,但歸根到底要群眾滿意才算好。
“我們以‘民族團結’為圓心,以‘進社區、進小區、進住戶’為半徑,以‘群眾滿意度’為周長,構建‘黨建賦能、服務惠民、情感共鳴’的和諧共同體。”董延星介紹。
聯合開展進社區走訪活動(樊琪琪 攝)
該項目打造的黨建聯盟中,業主黨支部牽頭問需于民,施工單位黨支部落地惠民實事,社區黨支部搭臺互動聯誼。三方以“圓心”錨定民族和諧,以“半徑”延伸服務觸角,以“周長”檢驗民生溫度,讓黨建工作成為連接工程與群眾的“暖心紐帶”。
在黨建品牌賦能下,該項目黨建工作形式多樣,效果顯著。三方黨支部組建“民情調研隊”,通過“敲門走訪+現場勘查”覆蓋多民族聚居區,用“雙語溝通”詢問用水痛點,形成《居民用水需求調研報告》,明確9戶高需求區域優先改造計劃,讓工程更貼民心;開展“企業開放日+民族聯誼”活動,邀請社區群眾、民族代表參觀施工現場,黨員技術骨干用“實物演示+通俗講解”說明管網改造對水質提升的作用,停水期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目前,在黨建工作賦能下,該項目管網改造提前30天完成,黨員先鋒崗解決技術難題6項,工人先鋒號創“雙零”施工紀錄,累計解決少數民族群眾用水問題5件,開展民族聯誼活動1場,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實現“工程建好、民心聚好”的雙重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