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八個國際檔案日之際,中鐵二十三局開展“請聽檔案說”主題活動,用檔案工作全景,定格企業發展的時光信箋。
檔案資源體系,構建企業記憶的“數字基石”。目前,全公司館藏檔案橫跨24個全宗,總量突破30萬卷、17萬件,文件級條目達260萬條,形成了覆蓋工程建設、經營管理、科技創新等多維度的立體化檔案資源庫。通過標準化收集、精細化分類、動態化更新機制,中鐵二十三局已構建起全生命周期檔案管理鏈條,讓檔案成為企業發展歷程的權威“見證者”與“記錄者”。
渝黔項目觀摩會(中鐵二十三局辦公室 供圖)
管理能力建設,鑄就行業標桿的“發展印記”。歷經數年發展,中鐵二十三局檔案管理標準化建設領跑行業。2016年,公司總部及6家所屬單位在國資委檔案工作評價中全獲A級,樹立中央企業檔案管理標桿;2018年渝黔高速公路項目標準化檔案室試點落地,通過全公司現場觀摩會機制,推動公路工程檔案管理標準化范式在全系統復制推廣。
2022年,中鐵二十三局啟動“數字檔案工程”,實現EIM系統與中國鐵建綜合檔案管理系統V9.0的全流程對接,構建“文檔一體化”管理中樞;綿蒼高速公路項目入選國家檔案局電子文件歸檔試點,2024年高分通過驗收后,2025年進一步構建“工程檔案”智能管理體系,《人工智能賦能建筑工程檔案數據挖掘》科研項目獲國家檔案局專項立項,標志著檔案管理向“電子化”躍遷,數字化轉型進一步賦能升級。
2024年,中鐵二十三局建設項目檔案微視頻《芳華》斬獲國家檔案局“入圍作品”獎,以影像敘事激活檔案文化生命力,打造企業精神傳承新載體,也是文化價值創新實踐的新突破。
“十四五”戰略深化期,中鐵二十三局以“三個體系”建設為核心——深化檔案資源體系的“全量覆蓋”、開發利用體系的“價值萃取”、數字化轉型的“智能驅動”,推動檔案工作深度嵌入企業治理架構與業務流程。通過構建“檔案大數據中心”,探索區塊鏈技術在電子檔案存證、知識圖譜在數據挖掘中的創新應用,讓檔案從“歷史存儲器”升級為“發展智囊庫”,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具前瞻性、戰略性的決策支撐。
從紙質卷宗到數字星辰,中鐵二十三局的檔案工作始終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未來,公司將繼續以檔案為“時光棱鏡”,折射歷史智慧、照亮前行之路,在“交通強國”的時代征程中,書寫更多以檔案力量賦能企業發展的精彩篇章,開啟“檔案+”戰略的“時空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