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工種交叉作業再也不‘打架’了,每天站班會就能理清任務,效率越來越高!”中鐵十四局玉環站前廣場項目裝修工班班組長孔祥雪,指著有序推進的吊頂施工,對進駐黨員張翔豎起了大拇指。
自開展“黨員進班組”活動以來,玉環站前廣場項目部黨支部結合建設實際,選派3名業務過硬、擅長協調、群眾基礎扎實的黨員干部進駐班組,以落實九項具體工作任務清單為核心,聚焦“資源配置”“施工協調”“難題攻堅”三大方向,讓黨員成為項目部與班組間的“紐帶”,成為一線施工的“解困者”。

召開站班會(杜棟棟 攝)
進駐裝修工班之初,項目總工張翔就碰到了“老大難”問題。裝修安裝階段,吊頂、墻面、機電等多道工序同步推進,常常因工序銜接不暢產生摩擦。其間,安裝班組完成橋架安裝后,裝修班組進場施工時,因未及時做好防護,有的橋架被污染,雙方當場爭執,耽誤了半天工期。
“絕不能讓‘銜接不暢’拖項目后腿!”張翔當天就召集進駐黨員一起開會,對照施工圖紙逐區域明確工作界面,從施工工序到成品保護責任,一條條梳理成清晰清單,并反饋給班組長。為防止問題反復,他還創新利用“每日站班會協調機制”,每天開工前15分鐘,通報當日任務、明確交叉作業配合要求,提前排查潛在沖突點。
“以前出了問題才想著協調,現在能提前消除矛盾,施工環節更順暢了。”裝修工班班組長孔祥雪說。走進施工現場,各班組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曾經的“摩擦點”,變成了如今的“協作點”。

聯合技術主管查看施工現場(杜棟棟 攝)
在玉環站前三條主干道施工與雨污水管道安裝中,也曾陷入工期滯后的困難。進駐黨員楊立浩主動靠前,對接工程部門梳理施工計劃,將任務拆解到每日具體工作量,和班組長逐項對接交底,把滯后的進度“追了上來”。其間,閉水試驗多次不達標,工班士氣低落,他又立刻聯動技術主管優化工藝流程,利用晚上休息時間組織“夜校式”技術交底,最終幫工班順利啃下了這根“硬骨頭”。
“起初我們還怕添麻煩,哪想到是來真干事的!”主體工班工人陳師傅直言。一開始大伙對進駐黨員都有點“生分”,可看著黨員他們扎在班組——不僅幫著協調施工資源,還主動管工友的“小事”,給加班的人聯系廚房留熱飯,甚至幫有急事的外地工友搶回家車票,大家漸漸放下顧慮,遇事都愿意找他們嘮嘮。
“黨員進班組不是‘掛個名’,得扎在一線啃硬骨頭!”項目書記梁浩說,項目部黨支部把黨員履職和績效考核、評先選優綁在一起,建立問題解決臺賬實現“銷號管理”,實行考評獎勵,把黨員干事的勁頭充分調動起來。
如今的玉環站前廣場工地,“黨員亮身份、難題有人管、進度有保障”成為一種共識。接下來項目將繼續深入推進“黨員進班組”活動,讓黨建既有“暖人心的溫度”,又有“促生產的力度”,為項目高質量建設注入持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