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曦初綻,鋼城柳州正醞釀天光初醒,中鐵二十五局房地產公司柳州物業負責人何勇已經換上工裝站在了小區的中心廣場。他的目光掃過整齊排列的智能垃圾分類箱,掠過門崗處標準敬禮的保安,最終落在手機里物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整整提升了22.8%,他終于卸下了壓在心頭的大石頭。從危機四伏到煥發生機,這場轉型藏著他和團隊最真實的奮斗足跡。
大運維——向新而生的轉機
何勇的電腦里,珍藏著一張物業費收繳曲線圖。那條從2024年初開始陡然下滑的線條,像一根冰冷的針,曾深深刺痛他和他的團隊。
“不能再靠傳統的電話、微信催繳“隔靴搔癢”了!”危急存亡之秋,何勇毅然推出“上戶一對一”制度。讓團隊從“收費員”變身為“傾聽者”:在物業管家負責的450戶業主里,每戶至少與一位業主深度溝通,把業主的訴求都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早晚都有秩序員問候,家的氛圍更濃厚了”“現在經??匆姳嵲趫@區收拾,衛生情況明顯變好了”業主們的反饋證明,他們的方案可行有效。
園區智慧垃圾分類箱(譚晶瑩 攝)
與此同時,何勇的目光越過物業費這一畝三分地:新能源充電樁如同雨后春筍般在園區立起,與電網的合作開辟了“能源服務”的新賽道,創收7.2萬元;電梯、道閘上的廣告位被精心運營,閑置的公共空間效益比去年同期增長35%;智慧垃圾箱不僅降低垃圾堆放的消防隱患,還通過感應識別、積分兌換激發業主垃圾分類熱情,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定制家政、商鋪租賃等增值服務逐步落地,讓物業收入從單一依賴物業費,轉向“基礎保障+多元增值”的良性結構。這些收益并未歸入物業利潤,而是通過更換活動中心設施,購買年節物資等方式回饋給業主?!耙郧坝X得物業只會收錢,現在知道他們在為我們謀福利!”3號樓的李大爺不由感嘆。
智慧化工具的引入更讓服務如虎添翼。微信小程序成為業主的“掌中管家”,60%的報事報修通過線上完成,從分類派單、工程師處理到系統反饋、管家回訪,形成高效閉環,關單率高達95%。智慧安防系統將安全感延伸到業主廚房,一旦有預警,秩序員3分鐘內必達現場。昔日紛亂的停車收費,也因智能化系統的引入而變得標準、透明。何勇感慨:“這場轉型不僅提升了收繳率,更重塑了物業的服務價值?!?/p>
大黨建——共建共治有“良方”
“黃經理,你可得管管!樓上半夜總敲敲打打,我實在沒法睡覺!”年過七旬的李奶奶氣沖沖投訴。幾乎同時,樓上吳奶奶也反映,李奶奶多次上門爭執,甚至有私闖民宅舉動。兩戶老人的矛盾,成了客服部部長黃麗的棘手難題。
黃麗第一時間上門,先給吳奶奶送桌椅防滑墊,檢查家電并詢問周邊住戶,未獲相關投訴。她隨后到李奶奶家,送上耳塞并安撫情緒。原以為矛盾緩和,可幾天后吳奶奶再次投訴,稱李奶奶用棍子敲擊天花板反擊,兩家關系降至冰點。
“單純的調解已經沒用,必須找到更權威的第三方力量?!秉S麗想到了項目黨支部打造的“三方聯動”機制。她立刻聯系社區主任和專屬民警,將兩戶老人邀請到調解室。在多方見證下,雙方終于同意由物業秩序部作為客觀第三方,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夜間蹲守監測。每天凌晨零點、一點、兩點,秩序員都會準時來到李奶奶家,用專業儀器記錄噪音分貝。
黨員助力銷售(龍文芹 攝)
半個月后,監測結果顯示,夜間并未出現影響正常作息的高分貝噪音。黃麗將詳細的監測記錄和數據圖表擺在兩位老人面前,社區主任和民警也從鄰里相處、法律規范等角度進行勸說。看著物業人員熬夜記錄的厚厚臺賬,兩位老人終于松了口。李奶奶拉著黃麗的手感慨:“你們為了我們這點事,熬夜監測、跑前跑后,真是太負責任了!”吳奶奶也連忙附和:“多虧物業這么用心,太感謝你們了!”這場持續一年的鄰里矛盾,在黨建引領的多方聯動下圓滿化解。
這只是“大黨建”賦能社區治理的一個縮影。項目黨支部不僅設立“黨員責任區”,更以“黨員先鋒崗”為抓手,讓黨員亮身份、踐承諾,將小區管理、社區文化建設等核心任務與黨員職責直接綁定。在交付攻堅、防汛抗臺等急難險重任務中,黨員同志始終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成為群眾看得見、靠得住的“主心骨”,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同時,黨支部牽頭聯合社區、消防部門等,開展防詐騙宣傳、消防演習等活動,“有黨員時刻幫助、提醒,我們總是安心又放心?!睒I主趙先生如此說道。
心服務——“幸福密碼”最優解
“劉管家,快來幫幫我!”一天清晨,物業客服中心接到緊急電話,在地庫出口有位阿姨騎電動車摔倒,頭部受傷流血。正在附近巡邏的樓棟管家劉順軍立刻趕往現場,只見柯阿姨倒在地上,周圍圍了不少圍觀群眾,腦部的血跡讓人觸目驚心。
“五心管家”服務一直是該物業特色服務品牌,在為社區注入了溫熱的血液的過程中,他們探索出“滿意+驚喜”工作法,為業主安全、幸福保駕護航。
劉順軍的行動,正是‘滿意+驚喜’工作法的生動體現。面對緊急情況,他迅速分工:讓秩序員疏散人群、挪動電動車保障交通,自己則拿出醫藥箱為柯阿姨簡單包扎止血,并立即撥打120。等待救護車的20分鐘里,他得知柯阿姨的家人都在外地出差,要幾個小時后才能趕回柳州。他沒有絲毫猶豫:“我陪您去!”
便民服務月活動(龍文芹 攝)
從掛號、檢查到傷口處理,劉順軍全程陪伴在側,時不時為柯阿姨遞上溫水,還特意買了清淡的粥。直到下午兩點,柯阿姨的兒子趕到醫院,他才悄悄離開。“當時看到阿姨傷口隱隱露出頭骨,我一身冷汗,但必須保持冷靜?!眲㈨樮娀貞浀溃澳軒偷絼e人,我心里特別踏實。”這件事后,柯阿姨一家成了他的“老熟人”。在“20分鐘聯系、2小時跟進、2天回訪”的工作機制下,管家們不僅是服務的提供者,更成為業主信賴的家人。
除了這樣的溫情瞬間,一些“小驚喜”也經常在小區里上演。元宵節活動時,有些老人不便出門,管家卻帶著湯圓“直送到家”;游園會上,抽到隱藏大獎的吳女士合不攏嘴;不定期“刷新”在園區義診、剪發等便民服務,針對園區幼兒、老人占比較多情況,適童化、適老化舉措也落地到位,業主的幸福感、獲得感就藏在這一件件“小事”中,在那一面面錦旗里。
從“大運維”的轉型破局,到“大黨建”的共建共治,再到“心服務”的溫情守護,在柳州的晨光與暮色中,這群物業人始終堅守在崗位上,用專業與擔當,為萬千家庭編織著幸福的生活圖景,也書寫著新時代物業服務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