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塔吊林立。遠望樓宇如筍,刺破云靄直指碧空;近觀工地井然,千鈞鋼骨托起新城。在中鐵十一局四公司南京高家邊項目施工現場,一座承載著智慧與汗水的新型社區正拔節生長。作為區域重點民生工程,該項目以“三維度”穿透式管理為抓手,將班組標準化建設貫穿施工管理全過程,打通了現場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推動安全、質量、效率全面提升,先后獲評南京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江寧區安全生產委員會觀摩“優秀組織獎”、中鐵十一局先進安全積分超市、幸福項目創建示范單位。
高家邊項目機電班組(吳正旺 供圖)
安全穿透:織密安全“防護網”
“包保小組駐點盯控,問題不過夜!”在項目早會上,工區長李振華的承諾擲地有聲。為破解管理層級壁壘,該項目實施安全穿透式管理,組織28名包保人員與28個作業班組結成“責任共同體”。通過“同吃同住同作息”機制,管理人員不僅將技術標準“面對面”傳遞,更在工棚夜話中收集到關于材料堆放優化的17條“金點子”。
包保小組每日參與班前會,協同排查安全隱患;每周組織碰頭會,讓工人為現場管理、工序優化獻策;每周開展“紅黑榜”評比,安全質量先進班組上紅榜領獎金,違規作業者上黑榜“紅臉出汗”。制度推行后,班組主動整改率提升40%,實現管理效能與施工進度雙突破。
召開班組座談會(吳正旺 供圖)
質量穿透:嚴把工程“品質關”
該項目強化質量穿透式管理,推行“進場即達標”鐵律,分包商資質、設備安檢報告、工人健康證明都得逐一“過篩子”。項目還與分包商及班組長共同制定《班組標準化建設考核細則》與《班組建設小立法》,將規章制度轉化為通俗易懂、切實可行的操作指南,如模板支護誤差嚴格控制在3毫米內、混凝土收面平整如鏡等。這些“硬標準”通過現場人員嚴格盯控,成為班組每日工作的“必修課”。“現在干活就像拼精密儀器,每個環節都得嚴絲合縫。”瓦工老程輕叩驗收合格的墻面,由衷感慨道。這套標準化體系已成為班組打造精品工程的“制勝法寶”。
該項目還注重質量追溯與持續改進,通過建立完善的質量檔案,對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進行詳細記錄,確保質量問題可追溯、可整改;鼓勵班組提出質量改進建議,對提出有效建議的班組給予獎勵,激發班組參與質量管控的積極性。
項目施工現場(劉皓 攝)
培訓穿透:搭建成長“快車道”
該項目創新采取培訓穿透式管理,構建“技能培訓-素養提升-職業規劃”三位一體培育體系,既打造產業工人的“成長搖籃”,更筑牢溫情滿滿的“心靈港灣”。項目嚴格執行“先培訓后上崗”制度,工人進場前均要滿足16小時的崗前培訓,內容全面覆蓋安全管理知識、施工規范以及各類安全技能,順利通過考核后才能正式上崗。
在每周的安全培訓課上,項目雙進人員與班組長擔任授課講師,采用雙進人員傳授理論、班組長分享經驗的模式,通過“老師傅傳經+新技術賦能”,使其精準識別施工過程中的潛在安全隱患,熟練運用信息化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工人隱患識別及質量把控能力從78%提升至95%,全年累計開展作業培訓120課時,助力35名工人考取職業資格證書。
開展安全培訓(吳正旺 供圖)
該項目將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深化班組標準化建設,著力提升項目管理與服務產業工人的能力,強化工人安全質量意識與專業技能水平,全力實現“全員有組織、崗位有職責、作業有標準、過程有考核、立法有依據、兌現有保障”目標,以高水準班組建設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