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隨著最后一聲爆破轟鳴,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馬街隧道1號斜井至進口段順利貫通,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突破,全面進入沖刺階段。
天隴鐵路馬街隧道1號斜井(中鐵十四局三公司 供圖)
馬街隧道全長12.4千米,隧址區地質構造復雜,斷裂發育,洞身穿越千枚巖、泥砂巖、灰巖、板巖等復雜地質巖層,整體穩定性差,四級、五級圍巖占比近96%,為極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隧道、一級高風險隧道、特長隧道,隧道最大埋深1160米,最小埋深僅31.6米,存在高地應力、偏移、沉降等施工風險,施工難度大,是天隴鐵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
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不斷強化超前地質預報、監控量測、超前支護信息化平臺等技術成果應用,配備三維激光掃描儀和智能監測平臺,動態監控、預警施工全過程,確保隧道順利掘進。根據圍巖揭示情況,項目部嚴格落實“一循環、一方案”,每循環爆破參數微調,堅持“短開挖、強支護”,綜合選用短臺階法、短臺階臨時橫撐法、短臺階預留核心土法等開挖工法,工法選擇到位、支護措施到位、襯砌跟進到位,最大限度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馬街隧道1號斜井(中鐵十四局三公司 供圖)
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部制定多項重點考核指標,持續提升隧道施工精細化管理水平,多次刷新月進尺紀錄,為此次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馬街隧道4個掌子面火力全開,4個區間段中2個區間已實現貫通,年底前全隧能夠實現貫通。
天隴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甘肅省“十三五”規劃的重點項目,也是甘肅省首條全額投資、自主修建的鐵路工程。建成后,將極大改善天水、隴南地區交通條件,促進物流運輸和貿易往來,對完善區域鐵路網布局、填補甘肅省區域路網空白、優化地區能源供應格局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