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鐵十二局承建的西安至十堰高速鐵路湖北段最長隧道——園嶺隧道順利貫通,有力打破了湖北和陜西兩地的山水阻隔,為西十高鐵按期開通運營創造有力條件。
貫通現場(丁明明 攝)
西十高鐵全長約255.7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其中湖北省境內86.36公里,橋隧占比達98.85%,為國家“十四五”規劃鐵路網建設重點工程。中鐵十二局承擔其中8座隧道、7座橋梁,共計29.78公里建設任務。園嶺隧道全長13117米,設計為單洞雙線隧道,最大埋深423米,隧道洞身及斜井洞身先后穿越6條地質斷層,是西十高鐵湖北段最長隧道,為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
“隧道地質環境復雜,以片巖、片巖夾灰巖、壓碎巖、斷層角礫為主,穿越高壓富水巖層和兩鄖斷裂帶,隧道最大涌水量日均達4.3萬立方米,相當于注滿20個標準泳池。”項目總工程師陳慧錦介紹說。為確保隧道安全高效建設,施工單位中鐵十二局重點在西十高鐵園嶺隧道建設中推行隧道全工序機械化施工模式,應用了全電腦三臂鑿巖臺車、仰拱液壓棧橋、三臂拱架安裝機、混凝土濕噴機等成套化工裝設備,綜合采用地質雷達、TSP和超前水平鉆探等多種超前地質預報技術裝備,全面推進機械化大斷面法施工作業,形成了以“一洞九線”為核心主線的鉆爆法隧道智能建造新格局,顯著提升鐵路建設智能化、集約化、精益化管理水平。
施工過程中,建設者采用隧道三維掃描技術、新型水壓爆破技術、噴射混凝土“三刮兩噴一掃”工藝、隧道小邊墻孔口管凹槽保護裝置、預埋槽道廠制加工、襯砌V型槽、智能化襯砌成套施工技術等,有效解決了施工過程中的難題,有效保證了安全目標和工期目標。
隨著園嶺隧道貫通,標志著西十高鐵湖北段全線26.5座隧道已貫通25.5座,31座橋梁已全部合龍,主體建設接近尾聲。西十高鐵建成后,將極大加強關中城市群與長江中游城市群聯系,助力秦巴山區鄉村振興、長江經濟帶發展和西部大開發等國家發展戰略,對進一步完善全國高速鐵路網、加強長江中游城市群與關中城市群聯系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