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深圳地鐵16號線二期工程順利通過項目工程驗收,標志著該線路正式進入開通前試運行階段,為深圳東部交通升級與城市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裝配式車站大安站合影(張芳 攝)
深圳地鐵16號線二期工程起于大運站,終至西坑站,線路全長約9.46千米,均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共設8座車站。其中,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3座車站是該工程的核心亮點,3座車站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首批裝配式地鐵車站,也是國內首批內支撐體系下的裝配式地鐵車站,整體裝配率超過90%。
自項目進場施工以來,中鐵十四局深圳地鐵16號線二期項目團隊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積極應對項目建設和科研創新難題。面對內支撐支護體系下巖溶發育區的施工困境,項目團隊組建“技術攻關小組”與“創新工作室”,并聯合高校開展專項研究,成功突破地鐵車站裝配技術瓶頸,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同時,項目自主研發的“180噸門式起重機+分離式拼裝臺車”工裝設備,具備旋轉、防搖擺、姿態微調等多種功能,實現了起重機自動控制與毫米級精準拼裝,在效率、精度和安全性上遠超傳統設備。據統計,與傳統現澆車站相比,3座裝配式車站在施工期間節省鋼材約800噸、木材約600噸,建筑垃圾減少90%,碳排放降低30%,現場作業人員也從傳統的200余人減少至40余人,真正實現了“四節一環?!钡木G色建造目標。
深圳地鐵16號線二期工程是落實“交通強國”戰略、構建“雙區”立體交通網的重要舉措,線路開通后,將有效加強龍崗中心城與園山片區的聯系,實現東部中心“內聚外聯”,同時還將滿足橫崗、園山片區居民出行需求,助力帶動沿線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