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隨著55601次試驗列車從包頭站駛出,標志著中鐵十二局參建的包頭至銀川高鐵包頭至惠農段(以下簡稱“包銀高鐵包惠段”)正式開始試運行,包銀高鐵全線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
建設成型的包銀高鐵(孫宇 攝)
包銀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自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經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終至銀川市,線路全長519公里,其中惠銀段已于2024年10月1日開通運營,此次試運行的包惠段線路長420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中鐵十二局共承擔包銀高鐵約46.5公里施工任務,主要工程包括路基24.8公里,橋梁5座21.7公里,制架箱梁660榀。標段近95%段落里程“緊貼”既有包蘭鐵路,兩側電力線路密布,施工建設難度較大。
包銀高鐵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通過開展鐵路綠色智能化建設實踐,打造形成小型混凝土構件預制廠和橋梁、路基標準化作業線等特色亮點,顯著提升了工程品質,實現了高鐵建設一次成優。
碼垛機器人(任達禹 攝)
創新建立橋梁、路基工裝應用體系,堅持樣板引路,以創建示范標桿點為抓手,推進主附配套同步施工,建立了橋梁、路基“6+4”條附屬標準化作業流水線。在橋梁附屬工程標準化施工中,應用新型擋砟墻模板等一系列工裝工藝,實現遮板、豎墻、擋砟墻、護欄、防水層、蓋板安裝6條生產線全速推進;在路基附屬工程標準化施工中,采用邊坡平板夯機、水溝定尺開挖工裝、水溝滑模機、自動噴淋養護工裝等成果,形成了梯形排水溝、路基護肩、電纜槽、邊坡骨架4條生產線,顯著提升了施工效率,保障了施工質量。
打造包銀高鐵小型混凝土預制構件廠,綜合應用自動布料機、碼垛機器人、碼垛升降機、自動翻轉機、自動噴涂站等新型設備,應用信息化管理平臺,形成智能建造體系,實現了2大類14種型號共計68.5萬件各型號混凝土預制構件全自動精準加工生產,成為包銀高鐵全線唯一的全過程自動化混凝土預制構件廠。
針對冬季極端低溫,年平均可施工時間僅有6個月等難題,建設者創新應用了全封閉式箱梁工裝平臺,采用保暖材料封閉箱梁預制模板,設置立體化溫度、濕度數據自動采集裝置,有效提升箱梁生產品質,提升項目建設效率。項目團隊10個月完成660榀箱梁預制,10個月完成550榀箱梁架設任務,在平均運距達16.97公里的條件下,實現了100天架設261孔的速度紀錄,創造了全線“樁基速度第一、制梁速度第一、架梁速度第一”的三項施工紀錄。
包銀高鐵包惠段開通運營后,將填補西北地區高鐵網絡的“留白”,進一步完善國家高速鐵路網布局。屆時,京蘭通道將全線貫通,包頭至銀川的列車運行時間將從最快6小時縮短至3小時之內,成為西北地區最便捷的進京通道,對于加強西北地區與華北地區經濟聯系和人員往來,促進西北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