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銅吉高鐵全線最長橋豹子營特大橋首樁正式開鉆,標志著工程建設進入主體施工新階段。
測量員在施工現場勘測(唐亞超 攝)
作為銅吉高鐵全線關鍵性控制工程,豹子營特大橋全長2.5千米,共設650根樁基。橋址地處武陵山腹地,屬喀斯特地貌區,地表巖石突露、山高坡陡,地下巖溶強烈發育,存在多層溶洞,極易發生塌孔、漏漿及頂板失穩風險。大橋跨越密集水田、水渠及河道,臨近兩座大型水庫,環水保要求極為嚴苛。
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以巖溶綜合處治為核心,借助三維地質雷達與跨孔CT探測等先進技術,實現溶洞精準化定位。采用分級注漿填充、鋼護筒跟進及樁端嵌巖加固工藝,保障樁基穩定性。利用水庫泄洪模擬系統,優化橋墩沖刷防護設計,同步實施動態施工監測與水文預警,打造“勘探-設計-施工-監測”全鏈條風險管控體系,確保橋梁施工安全順利推進。為推動綠色環保施工,團隊利用低噪音設備和圍擋降塵,控制施工揚塵和噪聲污染,采用環保泥漿循環系統,杜絕飲用水源污染。
銅吉高鐵是貴州東出湘西、通達京津冀方向的大通道,也是連接滬昆高鐵和張吉懷高鐵的關鍵紐帶,建成通車后,對于完善區域鐵路網布局,破解黔東北和湘西地區交通瓶頸,激活梵凈山、鳳凰古城等黃金旅游帶,促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