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湖南雙牌天子山抽水蓄能電站首臺隧道掘進機(TBM)“天子山號”順利始發,標志著這一重點能源工程正式進入地下洞室群快速施工階段,為項目按期建成投運奠定堅實基礎。
TBM始發現場全景(劉春雨 攝)
作為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湖南雙牌天子山抽水蓄能電站坐落于永州市雙牌縣麻江鎮,依托湖南“母親河”湘江重要支流瀟水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規劃建設,由湖南雙牌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負責建管,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據悉,此次始發的“天子山號”TBM將承擔電站自流排水洞及廠房排水廊道共計8975米的掘進任務。
“天子山號”TBM由中鐵十四局聯合鐵建重工針對復雜地質條件量身打造,整機長88米,總重約240噸,刀盤開挖直徑3.53米,最小水平轉彎半徑僅30米。設備集成智能導向、實時監測、應急支護與高效除塵等系統,能夠精準應對瀟水流域多變巖層,兼顧施工效率與環保要求。相比傳統爆破工藝,TBM掘進效率可提升4倍以上,并通過智能化控制有效降低山體擾動,更好保護瀟水流域生態環境。
TBM始發現場(劉春雨 攝)
“TBM掘進段全程均為上坡施工,最大坡度達49‰,相當于每推進100米高程提升4.9米,施工難度較大。”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種鵬飛介紹,面對超小半徑轉彎、連續大坡度掘進等挑戰,設備專門配置了超小轉彎半徑主機系統、大坡度有軌物料運輸系統,并融合超硬巖高效掘進與主機輔助回退等關鍵技術,預計日均進尺可達15米以上,為項目整體工期提供有力支撐。
建設者在TBM始發現場(劉春雨 攝)
此外,在TBM始發前,項目團隊通過優化施工方案與創新支護工藝,高質量完成自流排水洞邊坡支護作業,為TBM順利始發創造了有利條件。
電站投運后,將承擔湖南電網的調峰、填谷、儲能、調頻等多重功能,兼具緊急事故備用與黑啟動能力,成為保障區域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穩定器”,不僅將顯著增強湖南電網調節能力,助力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也將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