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垂浪,西江奔流。在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中鐵二十二局的建設者們正以匠心獨運之手,繪制一幅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
重塑鄉土風貌,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24年以來,中鐵二十二局積極響應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部署,以“宋桂、寶珠、建城”三鎮為核心,大力推進美麗鄉村環境整治提升工程。2.3萬平方米的道路硬化,5.1公里的新建農村公路,蜿蜒的柏油路如同絲帶般串聯起一個個散落的村落;8.6萬平方米的農房外立面改造,使得這些農房披上了灰瓦白墻的嶺南新裝,4020米特色飄檐在陽光下勾勒出靈動的線條,1000平方米以山水田園為主題的彩繪文化墻躍然街巷,賦予傳統村落新的藝術生命。
修繕后的崇實書院(茍文 攝)
“既要留住鄉愁記憶,也要注入現代活力?!表椖奎h支部書記張永國站在修繕后的張公廟前介紹到。項目團隊采用“修舊如舊”的工藝,對包括郁南人民抗日第一槍原址、崇實書院在內的4處古建筑進行了保護性修復。與此同時,高鐵沿線的平臺、桂圩鎮等6個鄉鎮農房風貌也迎來了提升,超1.9萬平方米的外立面改造形成了“百里畫廊”。當列車穿行其間,黃皮林海與白墻黛瓦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車行畫中、村景交融”的生態畫卷。在建城鎮的西江古碼頭,青石板路與仿古路燈相映成趣,四小園內蔬果飄香,小公園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展現了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休閑生活的完美結合。
完善宜居配套,締造幸福生活新空間
“過去污水橫流,如今推窗見景,村里的環境比城里還要舒心!”寶珠鎮的村民鐘小勤感慨萬千。中鐵二十二局著眼于解決民生所需,建成了超過80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和文體廣場,河道整治工程延伸至650米,37處生態停車場和休閑涼亭點綴其間。在寶珠鎮,項目施工團隊創新采用截污納管技術修建了1.2公里的排水溝,對約4200平方米的道路和閑置場地進行了硬化處理,昔日的“臭水溝”如今變成了美麗的親水步道。環境整治提升工程惠及了周邊萬余群眾,村頭巷尾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紫荊、木棉與景觀石的巧妙搭配,營造出了“四季有花、步步成景”的宜居環境。
新建的宋桂村石腳文體廣場(茍文 攝)
“去年春節回家時,村里還沒有公共運動場,如今石腳下新建的公園已經舉辦了籃球賽?!背D暝谕鈩展さ乃喂疰偹喂鸫宕迕袢~劍鋒說到。2025年春節期間,宋桂鎮以“聚力‘百千萬工程’啟航新征程”為主題,成功舉辦了“村晚”和春節男子籃球賽,活動地點就設在中鐵二十二局新建的宋桂村石腳文體廣場。這是建成后舉辦的首場大型活動,不僅是鄉村文化活力煥發的序曲,也為“百千萬工程”注入了強大的文化動力,類似的精彩故事還在郁南的其他鄉鎮不斷上演。
夯實產業根基,暢通富民增收新渠道
鄉村振興,產業為本。在宋桂鎮的城市客廳,中鐵二十二局打造了一個面積達500平方米的“桑蠶絲綢文化館+特色產業直播中心”。通過VR和AI技術,這里生動再現了宋桂鎮的蠶桑文化歷史。電商直播間內,農戶們正通過抖音平臺銷售蠶絲被等特色農產品,一條由“蠶寶寶”編織的共富“新絲路”正在形成。中鐵二十二局建設的宋桂鎮城市客廳,不僅為特色蠶絲被搭建了通往廣闊市場的橋梁,更以“推廣地方特色,開啟鄉村振興新視界”為主題,解鎖了助農銷售的流量密碼,助力宋桂鎮特色產品走向全國。
宋桂鎮城市客廳中的電商直播間(茍文 攝)
“環境整治不是終點,而是城鄉融合的新起點。”項目經理王宏亮表示。如今,西江兩岸的鄉村不僅擁有便民化的基礎服務設施,還保留了傳承百年的禾樓舞非遺展演;不僅建立了標準化的垃圾分類體系,還恢復了鑊耳山墻的古樸風貌。中鐵二十二局的建設者們用了1年的時間,將14個民生項目從藍圖變為現實。
在建城鎮羅旁古碼頭打造的彩繪文化墻(茍文 攝)
當傳統村落遇見現代治理,當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動能,中鐵二十二局在這片嶺南大地上描繪出了一幅“村美、業興、民富”的新時代畫卷,書寫著鄉村振興的郁南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