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中鐵十二局承建的深南高鐵控制性工程——將軍嶺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全線首條超2公里隧道貫通,為全線如期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將軍嶺隧道順利貫通(王子琪 攝)
將軍嶺隧道全長2173.8米,最大埋深105.17米,施工穿越淺埋段和斷層破碎帶,圍巖自穩性差,易發生變形塌方,施工風險高。
面對復雜地質條件,項目團隊以技術創新為支撐,構建多維度施工保障體系,引入三維激光掃描動態監測技術,實時監測捕捉圍巖變化,動態掃描精度達到5毫米,為施工安全提供精準預警;采用熱融工藝鋪設反粘式防水卷材,實現與基面緊密粘合,形成無縫屏障,消除滲漏隱患;還通過拱頂防脫空監測技術,全天候實時監測混凝土填充狀態,避免拱頂襯砌空洞,大幅提升了施工質量。
同時,建設者堅持“強化超前支護、嚴控開挖擾動、實時監測調整”的原則,綜合運用TSP地震波法、地質雷達等多種預報手段,提前探明掌子面前100米地層情況,實現了精準開挖與結構加固的雙重目標。在光面爆破環節推行定人、定位、定機、定質、定量的“五定”崗位責任制,通過分區作業與毫秒微差起爆技術,實現掌子面平整開挖,后續工序無縫銜接,質效齊升。
“事前規劃,事中把控,事后考核”,項目部通過細化管理“顆粒度”,構建全鏈條責任體系,形成閉環,并配套制定標準化作業、信息化物資管理及多層次質檢制度,進一步提升項目管理效能;為激發生產動能,項目大力開展勞動競賽,將考核周期縮短至3天,并與薪酬績效掛鉤,施工效率最高提升近20%;同時推進黨建與施工生產深度融合,以“楊鮮明創新工作室”為載體,組建黨員攻關突擊隊,推動“黨建+工程”雙軌考核機制落地,形成“關鍵崗位黨員領銜、關鍵環節黨員管控”的攻堅格局,實現優質履約,施工進度領跑全線。
中鐵十二局項目安全負責人閆吉介紹說,他們通過深入推行精細化管理,在隧道掌子面、二襯、洞口布設互聯互通的智聯應急通信系統,確保突發情況下信息傳遞暢通無阻,快速啟動應急預案;引入人員定位和智能進出洞識別系統,使得工程監控中心實時明確洞內人員工作位置,實現對施工人員的實時動態管理;還運用冷擠壓套筒連接技術,以物理擠壓方式替代傳統焊接,通過液壓設備將金屬套筒與鋼筋緊密咬合,大幅減少焊接作業,且無需復雜的焊前清理與焊后打磨工序,避免了電弧火花引發的火災隱患,做到了每班“工完料清”;在隧道內設置隔火板、接火斗、消防設施等裝置,“多管齊下”消除隧道火災風險,實現隧道安全貫通。
深南高鐵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連接廣西等大西南地區的重要通道,通車后將提升大灣區輻射效應,優化兩廣鐵路客運網絡,填補區域路網空白,對便利沿線出行、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及落實“十四五”交通規劃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