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歷時四年三個月,由中鐵十四局、中鐵十六局、中鐵二十一局參建的臨康廣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運營,標志著甘肅省向“縣縣通高速”戰略目標邁出堅實步伐。
新建臨康廣高速公路起點位于定西市臨洮縣,途經臨夏州康樂縣,終至臨夏州廣河縣,路線全長35.77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里。其中,中鐵十四局承建的2標段全長5.3公里,包含1條隧道、4座橋梁及相應路基工程。
建成后的臨康廣高速(尹婷 攝)
該項目地處黃土高原山嶺地帶,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地形起伏大,道路崎嶇狹窄。沿線廣泛分布膨脹性泥巖和濕陷性黃土,膨脹性泥巖“吸水膨脹、失水收縮”,容易導致隧道下沉塌陷、結構變形,濕陷性黃土極易造成路基沉陷、山體滑坡。
面對復雜地質條件,項目團隊創新應用“四機一模五臺車”機械化集群作業模式,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顯著提升施工效率與安全水平。同時,利用陸地聲吶儀和紅外線探測儀,開展超前地質預報,構建全過程安全管控體系。針對高填深挖路段,項目部建立地表與深部聯動的監控量測網絡,實時掌控邊坡動態,確保施工安全。?
據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孫建黨介紹:“馬家窯隧道施工過程中,我們堅持‘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的原則,積極開展技術攻關,累計形成6項專利成果和工藝工法,實現了黃土地區長隧道的安全、優質、高效建設目標。”
作為甘肅省“十四五”規劃中“縣縣通高速”的關鍵項目,臨康廣高速公路是G75蘭海高速與G1816烏瑪高速的重要聯絡線,也是全省“兩縱兩橫一樞紐”交通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通車后,進一步完善中西部路網,有力促進沿線資源開發、旅游發展和群眾增收,對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